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3-02 05:47
『 三峡青年(ctgutw)第1889期推送』
▲2022年“十杰”候选人生物工程试点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投票视频
习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团结师生共同奋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峡大学“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生物工程试点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在创建过程中,生物与制药学院生物工程试点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紧抓党建创新思维,在学习实践、课程思政、榜样宣传、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和志愿服务上下足功夫,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激发支部活力,形成了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十杰”候选人生物工程试点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事迹短片
通过“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打通教学、科研、企业界限,支部借助创新专题学习教育、实地调研、主题党日等形式,引导党员师生在科技创新中争做先锋。支部以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组织师生赴三峡大坝、兴发集团、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等地学习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治理经验,引导师生融入思想学、形成体系学、带着问题学、提升本领学。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问题。围绕“思政教育进课堂”这一命题,支部通过开展主题论坛,以“学生提出需求-教师分享改革方案-师生共同讨论”的模式,完善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案。通过教学水平评比和意见收集反馈,提升支部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围绕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在支部的引领下,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教研室获评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生物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特色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支部积极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深挖国之重器开发历程及背后的人文故事资源,围绕科技创新、自强自立讲好科技故事;邀请产业专家上好“科技创新”专题党课,激发师生创新热情;围绕“师德标兵”、“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总结“课程思政”改革经验,形成可学可树的优秀榜样;统筹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资源,建立灵活多样、上下联动的宣传矩阵,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师生参与的浓厚创新氛围。支部教师党员邓张双获评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员”、2021年湖北省“荆楚好老师”、2022年宜昌市青年领军人才;龚大春等3名同志获三峡大学“优秀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习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金年会官方网站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支部以能力提升为着力点,推动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建立“区域大科学家”专家数据库;组织协会专家定期交流,促进信息共享,引导和鼓励学科、党建“双带头人”及其团队积极申报相关产业“科技创新”项目,不断增强学科服务生物医药产业的自强自立能力。近年来,支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重大专项3项,省双创战略团队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支部成员发表学术论文9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
服务水利电力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三峡大学长期确立的“双服务”战略。近年来,支部带领学科始终以政产学研合作为引擎,不断强化协同创新,先后与神农架国家公园、安琪酵母、宜昌人福、东阳光集团、稻花香酒业、海通食品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以“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利用特色培养课程《科学研究训练》和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形成学术、科技、产业协作平台。支部参与的湖北五峰红花玉兰繁育,栽培基地12000余亩,产生经济效益超2亿元;参与神农架国家公园全域生态修复规划编撰及20余处动物通道建设,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节目报道。分别与安琪集团、东阳光、恒安芙林成立“携手共建、助力重振”联合党支部,通过选派专家、科技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企业解决员工和技术难题。
志愿服务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载体,规范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支部将以党员师生为骨干,带领志愿服务组织,赴县区政府、一线企业,深入开展调研,为政府决策和学校科研提供参考;组织师生参与“中华鲟增殖放流”“植物园三峡珍稀植物讲解”“珍稀植物种苗繁育”“疫苗生产”等活动,提升师生服务意识,为“科技自强自立”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