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3-19 05:41
1957年,竟然还能写出千古绝唱: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 讯吴刚何须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 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 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让正义蒙羞的流行诗 老子副局长,儿子更嚣张。 飞车一百脉,横行路中央。 艺低人胆大,一死一重伤。 入学仅三月,尸骨今还乡! 肇事欲逃跑,众怒围不慌。 只惜车撞坏,不提死与伤。 闻听众皆怒,言激志更猖。
道德教育是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准、 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基础工作。道德素质对 一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 对德育对象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才能提升他 们的道德素质?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剩有离人影。(倦极身无凭)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 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 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 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 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 业声誉等。
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 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 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 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 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 业声誉等。
从爱父母、爱亲人、爱教师、爱同学到爱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到爱整个中华 民族; 从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到爱祖国的大好 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乃至整个祖国的 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 从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到爱祖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提倡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1996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当前我国社 会公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上海市的“七 不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 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 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 其他地方的城乡提出的乡规民约 。
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 文明习惯 基本道德(美德) 公民道德 信仰道德
(一)对道德可教性的理解 ——哪些道德教育内容是可教授的,哪些 不是,是德育内容必须考虑的问题。道德教 育不等同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加强道德情 感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 ——德育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直接服 务于德育目的、目标的实现。德育目标有一 个层次化、序列化的过程,德育内容的安排 也有相应的层次化、序列化过程。
通过价值观、道德判断力与意志力、网 络道德意识及责任感的培植,提高学生辨真 伪、求真理、慎判断、善选择能力,以抵御 不良信息诱惑,消除网上不良行为。
(三)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 1、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西方学校德育 内容一般限于道德教育。
2、中西学校德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 次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德育中 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我国 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 较大,道德规则教育的内容却相当贫乏。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总 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 展 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 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 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 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一生的道路有两个高潮,一个是上世纪 20年代在北师大附中的中学六年,另一个就是在美 国读研究生的求学历程。自由的学风,创新的欲 望,挑战权威的勇气和环境,使他在大学毕业数年 后,就完成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成为 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公德 是国家及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 范,即通常所谓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
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 的国民公协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 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 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 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 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
——德育过程观对德育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德育内容的处理方式上。如果把德育过程当作价值 的灌输则导致德育教条的呈现形式,如果把德育过 程当作价值引导的过程,德育内容就是价值学习的 材料、是价值环境的组成部分。
(四)偶发因素 ——除了一些常规的德育内容外,在学 校德育中还可能有一些偶发因素制约着道德 教育内容的安排,如社会巨变、家庭破裂、 父母离异、个人变故等,学校德育应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个别教育。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 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 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 道德规范。
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 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 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恋 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 忠信、上慈下孝(敬老爱幼)等。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1996 年 10 月 10 日)强调: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 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 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 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与国家和世界有关的,如爱国主义、 国家意识、忠于领袖或皇帝、和平的公民、 国际理解、人类皆兄弟的思想、国家之间相 互依存的思想等。
德育内容分析框架 ——内容的类别:社会公德教育、私德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内容的层次:道德理想教育、道德 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它们分别起激励 作用、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
2008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进行 应 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2009年: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主题; 2010年:主题是“我的梦 中国梦”,启迪全 国 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 。
三、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建构 (一)我国政府对学校德育内容的规定
(1)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 (2)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 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学校德育内容的差异与共性 1、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 不同,学校德育的内容也不同; 2、各国文化的不同也影响到学校德育内容的 不同。
——价值取向的差别 ; ——存在方式的差别; ——呈示形式的差别。
(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 (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特别是对道德判 断能的 重视; (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 ——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归纳为以下四 个层面:
仪式(形式)——崇敬感、 敬畏感——约束
德育内容的重点 1、个人品德教育 2、家庭美德教育 3、社会公德教育 4、信仰道德教育 5、环境道德、科技道德教育 6、经济伦理、网络伦理教育
包括科学精神培养,侧重于人的怀疑、 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协作、献 身等精神塑造;科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 对科学价值的基本看法和运用科技的自觉 性。
(1)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2)古代德育内容具有鄙视体力来动的倾 向; (3)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的色 彩。
(1)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观念进入学校德育 内容; (2)由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需要,道德教育中 出现了对自强、诚心、效率开放与宽容等价值观念 的强调; (3)德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尊重道德学习主体 性的努力。
有时我会孤独无助,就 像山坡上滚落的石子 但是只要想起你的名字 我总会重拾信心 有时我会失去方向就像 天上离群的燕子 可是只要想到你的存在 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
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 抱紧我 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 我的灵魂 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 我一种温暖 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 着我的肩膀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 ——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 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与社会有关的内容,包括合作、公民 权利和义务、公共精神、慈善和考验、尊重 他人、社会公正、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劳 动等; ——与自我或个人有关的,像真诚、诚 实、守纪律、勇敢、善良、容忍、自尊、自 我完善等 ;
全球伦理的定义是在《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中基于宗教背景下考虑当前的社会存在的 道德问题而做出的。书中说:“我们所说 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 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 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 所有别的宗教。
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 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 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 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 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
——内容的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 行为习惯等。
1、原始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始的集体主义是道德 教育内容的核心; (2)原始的集体主义、平等、民主等道德原则局 限于一定的氏族、部落之内; (3)德育内容在显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性、不自 觉的特点。
(二)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及其重点课 题的思考
1、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的四个主要层次 一是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二是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 四是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教育)。
2、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2)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3)家庭美德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爱国主义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信仰道德教育
有人抱怨,我没有机会“爱国”。你觉得呢?
“位卑未感忘忧国” 真正的德育,往往不是从“忘我”开始,而是从 “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 很多孩子认真学习,希望能考上好大学,挣了钱 孝敬父母,比教师灌输“学习是为报效祖国”要 有实效,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 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 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 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 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 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
老子副局长,北市区李刚。 尔等奈我何,自幼霸一方。 学校欲封杀,警方控现场。 学子实无奈,求助于网上。 网友皆转载,舆论压力强。 何日灭,正气得伸张。 人死不瞑目,亲人皆断肠。
思考: 读了这首让正义蒙羞的流行诗,你认为我 国的德育内容应加强哪方面的教育?
思考: 1、这首诗词是谁写给谁的? 2、这首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感 情吗?为什么?
多么委宛缠绵的诗词!谁又能使一生豪放 的写下如此悱恻的词赋来?惟有杨开 慧! 是个情感男儿,他在以后的几十年 中,一直把杨开慧放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并 时常翻出,一有空就细细品味。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