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

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德育视窗 > 德育活动

金年会官方网站别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或“是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子说过些什么…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1-29 12:45

  金年会手机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原标题:别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或“是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子说过些什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变“是人”?网友:时间线被人动了!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此前曾在个人微博上做出过回应,他说:

  “‘近日网上又在议论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一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何改为‘是人’,其实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我还查过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古诗文大都有不同版本,字词有差异并不奇怪,所以要校勘。而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都是权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动。这是需要说明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记忆中背诵的的是“斯人”呢?温儒敏解释道:

  “可能是原来老教材所依据的版本不同(这还需查证),也可能‘斯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用过(如杜甫梦李白诗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生活中比如悼辞也常用‘斯人已逝’等等,人们对‘斯人’这个词比较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读作‘斯人’,而认为‘是人’是改动了。其实‘斯’在古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而‘是’亦有类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读作‘斯人’,也不能算错。”

  此前,网上晒出的各个版本教材中均为“是人”,一度让曾背诵“斯人”的网友怀疑“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被人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网友找到了一些“斯人”版本的教材。

  一位北京的网友翻阅了自家孩子2019年上初中时的语文课本,发现里面赫然写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

  还有网友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也找到了“斯人也”的字样。

  此外,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85页的引用中也出现了“斯人也”版本。

  换句话说,起码在一些网友的记忆中,他们学到的的确是“斯人也”。

  引发人们对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的思想的关注,

  《史记》记载,孟子(约公元前371一前289年)是邹(今山东省南部)人。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

  当时的齐国(也在今山东省)是个大国,有几代齐王很爱好学术。他们在齐国首都西门——稷门附近,建立一个学术中心,名叫“稷下”。稷下学者“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qú),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

  孟子也曾游说各国诸侯,但是他们都不听信他的学说。他最后只好回来与弟子们作《孟子》七篇。这部书记载了孟子与诸侯、与弟子的谈话。《孟子》后来被推祟为“四书”之一,“四书”是近千年来儒家教育的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推已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详《孟子·告子上》)。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

  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一里约为三分之一英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每块为一百亩。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每家一块。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九个方块安排得像个“井”字,因此叫做“井田制度”(《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稠了。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送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因为它仅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础。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行这种王道,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恻隐之心”的直接结果。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思想中,“不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是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照儒家所说,仁只不过是恻隐之心的发展;恻隐之心又只有通过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而爱的实际行动又只不过是“善推其所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王道不是别的,只是圣王实行爱人、实行忠恕的结果。

  照孟子所说,王道并无奥妙,也不难。《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有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人牵去作牺牲(编者按: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他“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因而命令用羊替换它。于是孟子对宣王说,这就是他的“不忍人之心”的例子,只要他能够把它推广到人事上,他就是行王道。宣王说他办不到,因为他有好货、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人人好货、好色,王如果由知道自己的欲望,从而也知道他的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别的,正是王道。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提出了争取民心、尊贤任能的主张。在天下纷争,干戈扰攘、诸侯改立的时代,民心的向背,已成为国家兴亡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教训了。孟子看到了这一点,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为了得天下,必须得民、得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他们的愿望、需求能够得到实现。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摒除霸道,才能做到这一点。齐桓晋文兴霸业,虽曾一匡天下,但为时不久也衰落下去。所以,他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要保民,就要使他们的生活得到安定,生存不受到威胁,人民就会像流水一样归向“圣王”。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宋太学石经》之《孟子》第四石(局部文字)

  拥护道义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的人,必然陷于孤立。

  所谓品德高尚的人,就是没有失去其本心、依然保持纯线

  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该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该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该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

  人生在世,既会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分苛刻的诋毁。

  一个人的坏毛病,就在于他总是喜欢教导别人。

  世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而不顾父母,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三不孝;放纵欲望,使父母蒙受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到父母,五不孝。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似平凡,却含义深刻;君子的操守,是修养本身,进而使天下太平。

  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意义的言语;自我抛弃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继续生长的。

  丰收年成,年轻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并不是每个人天生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情变坏了。

  羿教人射箭时,一定把弓拉满,对学射的人也要求把弓拉满。木匠大家教徒弟时,都按照一定规矩,学习的人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

  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健在,兄弟没灾病,是第一种乐趣;抬头对得起天,低头对得起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像及时雨那样浇溉万物,成全别人的品德,培养别人的才能,解答别人疑问,还有以流风余韵传下来,供后人学习。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

  道德水平高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渴望有贤良的父兄随时教导自己。

  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去获得真理知识。获得了真理知识,就能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就能慢慢积累;积累深厚了,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富贵不能乱了本心,贫贱不能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之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为我所珍惜,道义也为我所珍视,如果两者不能兼有,便舍弃生命而取道义。

  可拿可不拿时,若拿了有损廉洁,就不要拿;可给可不给时,若给了有损恩惠,就不要给;可死可不死时,若死了有损勇敢,就不要死。

  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处于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以此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走向灭亡。

  一个有志气的人,不怕死后弃尸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丢了脑袋。

  用至诚的心对待别人,别人却不感动,这是不可能的;不是发自真诚之心,就不可能感动别人。

  用武力征服别人,别人不会真心服你,只是因为打不过你,才装作服从;以道德感化别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穷困的时候保持洁身自好,通达之时就去造福天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人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交友时,不要倚仗自己年纪大,不要仗恃自己地位高。与人交往,要看重品德,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

  不该停止的工作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了;该厚待的人却去薄待他,那就没有谁不可以薄待了。前进太猛,后退也就更快。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别人明白,可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家明白。

  人们之间相互结交,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意。

  做事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挖到九仞还没有见到井水,这时千万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前功尽弃,那口井就还是废井。

  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人性本善,如同水往下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就好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一样。

  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

  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年幼的孩子,都知道要爱父母;长大后,都知道要敬重兄长。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通行于天下。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而不走,丢失善良之心而不去寻找,线

  一个人家里的鸡和狗若是丢了,尚且知道寻找,但是有人丢失了善良的本心,却不知寻找。学问之道,就是把丢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万物都为我所具备。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它们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其它文|综合自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

  |平陆商代方鼎 往事徐显秀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大康通宝. 皇后 悲剧

  | 芮国虎妈 |韩国劲弩之哀63号墓秘密 | 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 | 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眩晕的山西古琉璃 |《金瓶梅》与山西

  驯龙者宿命唐晋 | 徐 青藤 | 箭 响马到 陆浑戎 |凤凰陨落顾炎武

  粟特人.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 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 |巨碑沉陷 . 武则天山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最后的戎狄:崛起清水河的战国第八雄成失落王国

  最 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